“摩尔定律已死”这句话不知从何时起,如同一片硕大的阴云,笼罩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业的上空。 所谓的“摩尔定律”简单来说就是:集成电路上所能容纳下的元件数量,每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。 近几年该定律似乎已经失灵,一颗芯片上所能容纳下的晶体管数量增长曲线开始放缓,甚至停滞,这让视芯片制造工艺为命根子的各大处理器厂商感到一丝恐慌。 浓缩的都是精华:工艺制程对CPU性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? 那问题就来了,芯片制造工艺究竟会对CPU整体性能产生多大影响呢?我们现在所看到的“7nm”“10nm”“14nm”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今天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! 1.“纳米”究竟是谁的尺寸? 咱们就以目前号称“地表最强游戏处理器”的i9-9900K为例,这颗小小的芯片上整整容纳了32亿根晶体管,这是什么概念呢?假如将CPU放在高倍显微镜下,你看到的不是细菌,而是一片由晶体管组成的庞大海洋。 是不是感觉很吓人?这就是目前CPU制造工艺所能达到的极限。大家可以将其理解为画画所用的画笔粗细,倘若自己的笔头很细,这意味着你在一张画纸上所能绘制出的线条就越多。 在实际制造CPU的过程中,精度更高意味着晶体管的“沟道长度”会越小,我们一般称其为栅极线宽,就拿MosFET(金氧半场效晶体管)为例, 其内部结构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电极,即栅极、源极和漏极,其中栅极是控制电流的关键部位,并且是目前所能改动的唯一部位,我们平常所说的7nm、10nm这些数词指的就是栅极线宽,它的大小也决定着晶体管整体的尺寸。 2.工艺对CPU的影响 最明显的影响就是CPU功耗的锐减。刚才也提到了,栅极线宽是影响CPU电压额关键部位,各位小伙伴应该还记得P=IV,也就是功率=电流x电压这个公式吧? 电压的控制会导致整体功耗的下降,同时降低芯片的发热量。 其次是CPU的工作频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,当芯片能够塞下更多的晶体管之后,随着内部元件间距的缩小,晶体管之间的电容也会降低,这使得晶体管“干活儿更利索了”,单位时间内开关的频率自然会随之提升,一个晶体管是这样,32亿个又是如何呢? 这时候假如CPU的频率再不增加就没没天理啦! 3.对厂商的好处 CPU制造工艺的提升对于厂商而言还有两大好处,一是打广告的时候多了一个噱头,毕竟这玩意儿外行人不懂的话很容易被忽悠进去。二是制造成本的降低。 等等!不对呀,不是说各大半导体巨头每年在工艺精度的提升上花了很多很多钱么?怎么又成降低成本了? 说到这个就又得绕回CPU的制造流程上了,咱们先不管一堆沙子是怎么变成芯片的,大家知道为啥芯片是方形的么?最野蛮粗暴的解释就是机器好切割,切割?从哪里切割? 从硅晶片上切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晶圆。当晶体管密度增加了之后,在CPU面积不变的情况下,一大块儿晶圆能切割出的芯片就多了,从而使得出产的CPU在数量上获得增加,这当然会减少成本喽! |